事件:12月20日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12月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2.00%-2.25%上调25个基点至2.25%-2.50%,将2019年加息次数由3次下调为2次;下调了2018和2019年GDP增速预期,上调了2020和2021年失业率预期,下调了2018和2019年的PCE通胀预期。
对比之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
在美国加息之前中国央行抢先出招,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一、中美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最关键的原因是中美金融周期和实体周期出现分化。2018年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而新兴市场受美国税改和联储加息缩表影响,各国经济放缓,所处的经济周期不一,采取的货币政策开始独立分化。
二、虽然美国今年已加息四次,但复苏或已见顶,通胀增速放缓。持续加息的利率环境、逐渐减弱的减税效应等因素都对美国2019年经济增速形成抑制。本轮美国经济复苏或已见顶。四季度以来美国PCE和CPI同比从年中的高点回落,10月美国核心PCE同比小幅降至1.8%。而2018年10月至今国际油价跌幅高达30%左右,最终也会拖累通胀。
三、美元短涨长跌,美股波动加大。鉴于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仍处于分化状态,叠加英国脱欧仍存不确定性,短期内美元大概率仍将保持强势。但随着美国经济边际放缓、美联储之外的其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也开始收紧,美元中长期将承压。美股表现和经济基本面高度相关,未来伴随美国经济边际放缓,美股大概率波动加大。
四、本次中国TMLF与以往的MLF差别较大,主要源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TMLF是为鼓励银行的信贷投放,这一点与主要鼓励与民生相关(如棚改)的PSL更为接近。因此,央行推出TMLF的目的不是为了宽货币,而是为了宽信贷,这与为缓解银行资金紧张,而让银行普惠得到的MLF有本质区别。
总 结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是各自所处经济周期不一而造成。美国加息是顺应经济发展强劲,增长符合预期而釆取的紧缩政策;而中国央行推出TMLF主要是中国经济可能继续探底,为鼓励银行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进行信贷投放,支持实体复苏的宽信贷的政策干预,而不要误解读为定向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