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市场回顾
一、外汇
汇率方面,在过去60日,美元仅对加元和瑞士法郎小幅下跌,对其他主要非美元货币均录得上涨,其中新兴国家货币跌幅巨大,商品国家货币跌幅也超过4%。
二、商品
路透CRB商品指数重新走高,在过去60天反弹2.74%,预期仍维持走高趋势。
三、股市
股市方面,在过去5个交易日主要国家股市普遍下跌,仅今年一直表现最差的沪深300实现上涨。预期全球股票市场调整压力增大。国内股市积极因素在累积,有望逐步震荡触底。
四、黄金、石油
金油方面,受伊朗制裁危机影响,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其中布伦特原油升破80美元/桶,这将推升全球物价水平。黄金受美元强势影响而震荡下行,随着美元加息周期进入下半场和地缘政治风险升温,预期黄金有望在1150-1200美元尝试触底。
小 结
回顾9月宏观月度报告里,我们提出来的观点:
一、我们不看好股市、债市和房市;
二、建议防御为主,现金为王,短债为辅;
三、看好黄金和商品的配置机会;
四、看好美元和英镑,不看好商品货币(澳元、加元和新西兰元),看空新兴国家货币。
现在来看,大部分的观点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全球宏观数据概况
一、康波周期(长周期)
康波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研究增长和通胀长期关系的理论。目前普遍采用按标志性技术创新划分康波周期,一个康波周期约50-60年,通常会嵌套几个库兹涅茨周期(20年建筑周期)和几个朱格拉周期(10年设备投资周期),是宏观对冲策略的研究基础。当前我们处于第五波信息技术周期中的萧条期,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膨胀上升(滞胀)是其典型的特征,在这个阶段现金为王。
二、库兹涅茨周期(建筑周期)
美国的房地产周期自2005年见顶,中国房地产周期在2010年见顶;
目前两国的房地产周期处于B浪的反弹阶段,C浪的出清节点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越发临近。
三、主要国家GDP
全球主要国家的GDP情况:全球经济复苏分化,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其他主要的经济体GDP增速出现放缓。
四、全球PMI
9月全球制造业PMI录得 52.2,,低于上个月的 52.5,创近 22 个月新低。尽管全球制造业 PMI 接连下滑,但连续 30 个月位于 50 分界线以上,维持扩张状态。
从摩根全球制造业PMI分项指标看,投入价格为62.3(创2012年12月以来新高),产出价格为53.2。数据显示价格要素是目前上升最快的分项,随着成本的快速上升将压制产能增加,预期成本压力将逐渐从上游向下游转移,通胀压力将逐步显现。
从国家来看,发达国家制造业扩张速度整体高于新兴市场:整体上看,9月主要国家PMI出现回落,其中中国和欧元区下行压力凸显,中国9月财新PMI为50.0,已经到达分界点,中国宏观数据仍在下行趋势中。
五、主要国家消费者信心指数
全球主要国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正处于2008年以来的高水平,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延续2017年4季度开始有见顶回落的态势。
六、主要国家CPI
全球主要国家的CPI情况:美国的核心CPI小幅回落,但仍在2009年以来高位运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CPI数据有抬头的迹象。全球经济体要关注类滞胀的风险!
七、主要国家利率前景
全球主要国家的利率前景:美联储仍有加息空间、英伦银行有逐步加息的空间;中国央行在经济下行和通胀抬头两面夹击下处于两难境地,或许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和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或许是现阶段比较好的应对之策;在2019年下半年前,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加息前景仍不乐观。
美国利率(一):
随着美国2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接近扁平,投资者开始担心经济增长和通胀即将放缓。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充足以及通胀压力增加,美联储将进一步加息和缩表。预期美债收益率将继续上行,短期看国债收益率将稳步上升,中期看长债收益率有加速上行的风险。对于美国经济,美国有望复制1993-2000年的经济增长。
美国利率(二):
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为80%,2019年将加息三次、2020年加息一次,2021年利率点阵图没有加息计划。这意味着中性利率目标指向3.5一线。随着美联储稳步加息和加快缩表力度,资金加速回流美国。为应对资金外流的压力,各国将被动加息以应对,这将推动非美元货币(特别是新兴国家货币)汇率贬值,进而加速资产泡沫的爆破。
全球宏观综述
1、经济周期分析:全球经济周期处于长波的萧条期,本周期的主导创新技术为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将有望带领信息技术应用走上顶峰。
2、经济状况分析:全球增长动力减弱,主要国家复苏分化,其中美国经济继续一枝独秀,其他主要的经济体GDP增速出现放缓,中国经济增速在1991年以来的低位徘徊。
3、通胀情况分析:全球CPI有抬头迹象,美国的核心CPI已经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高,其他主要经济体的CPI数据有抬头的迹象。从摩根全球制造业PMI分项指标分析,成本压力将逐渐从上游向下游转移。除美国外,全球经济体要关注类滞胀的风险!
4、经济前景分析:9月全球制造业PMI录得 52.2,连续 31 个月位于 50 分界线以上。尽管维持扩张状态,但低于上个月的 52.5创近22个月新低,延续下行趋势,中国PMI为50.0,又陷入收缩的风险。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正处于2008年以来的高水平,但自2017年4季度开始有见顶回落的迹象。
5、利率前景分析:美联储在2019年底前仍又稳步加息空间、英伦银行有逐步加息的空间;中国央行在经济下行和通胀抬头两面夹击下处于两难境地,或许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降准和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是现阶段比较好的应对之策;在2019年下半年前,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加息前景仍不乐观。
10月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总结:
全球宏观前景转弱,
关注类通缩风险,
流动性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