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篇
宏观环境—国际
根据经合组织的最新的报告,全球经济增速或在2018年达到数年来的高峰3.7%,而本轮经济复苏主要是建立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之上。
美国方面,加息+缩表+减税,以及加上美国超大力度的“招商引资”政策,令大量资金涌入美国。据统计,美国2017年8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250亿美元,而前值-73.00亿美元。现在美国通过税改,大规模的资金流入美国的猛烈程度可想而知。由此推想,美国经济将会因此重新加速增长。
宏观环境——国内
十九大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定为未来的重要发展目标,2018作为十九大后的第一年,首先提到的是追求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盲目追求速度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防范金融重大风险,“防风险、处违规、强监管”成为工作重点,也就是 “新金融”将带来的供给约束。
最后,经济增长呈现多元化,促进消费、完善吸引外资的机制、持续的基础建设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宏观环境——PPI与CPI
PPI高企CPI低迷,上下游格局分化。PPI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大幅反弹,既有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趋严的影响,也有地产基建投资改善,最终导致上游工业品涨价较多、利润改善,而下游消费品涨价幅度有限、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目前下游需求在走弱,意味着上游行业的涨价不可持续。
海外也出现同样现象。欧美等国PPI回升至高位而CPI仍在低位徘徊。其诱因是中国对于大宗需求超全球的50%,令大宗商品市场的回暖,而CPI低位的原因在于本轮全球复苏由宽松货币刺激所导致,推升资产价格,然而总需求难以明显回升。
市场篇
A股市场
A股的市场风格已悄然生变,从过去以游资为主炒作热点来推动股价,到以业绩驱动个股的上涨,2018年的行情可能将继续分化,拥有业绩的高价值个股将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
上图为上证指数年线,经过2015及2016年两年的回调,市场风险已经大幅降低,市场底部有限,上证五年线已到3315点,十年线已到2924点。由于实体经济降杆杠以及企业直接融资的需求,股市在2018年大概率仍会保持慢牛走势。
经过四季度的调整, 2018年一季度A股市场有望迎来开门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春季躁动。一方面,A股的估值优势,境外市场经过2017年的全面上扬估值已不低,而目前沪深300市盈率为14.3,已低于香港恒生指数的整体市盈率;另一方面从现在到春节后的一段时间,是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窗口,流动性尚可,有利于股票市场;2018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这将提升A股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年初机构资金配置的力量对市场将会产生一波机会。
所以我们建议今年的股票配置要趁早下手,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债券市场
2017年债市波折,其中金融监管和去杠杆是主线,2018年,该基调将会持续。当前货币政策难松,短端利率难下,基本面对长端利率形成利好,收益率曲线平坦甚至倒挂(短期利率好于长期利息)。因此,2018年债市以配置短久期的债券票息策略为主。
利率债方面,尤其是国债利率,当前国债利率位于顶部区域且将出现调整,因此我们对利率债并不悲观,估计转折点出现在第一季度,2018年价格将出现一波上扬。
5年期国债季度走势
商品市场
如上所述,PPI与CPI一高一低,如果有需求支持,CPI上行;如果需求不足,则通胀乏力。高PPI将大概率向下与CPI接轨,通胀风险或有限,国内大宗商品向下的概率增大。
另一方面,从管理层目前的监管思路,希望将价格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上,以利于上游资源企业继续修复资产负债表,同时给中下游企业留出消化成本的时间。因此,2018年第一季度,商品大部分的品种可能会以横盘震荡或温和上涨为主,但第二季度之后,商品转跌的机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