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策略分析师、“明钺美丽中国”基金经理--郑将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圆桌讨论,并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Q2:最近可转债表现受到市场关注,市场上越来越多管理人参与到可转债相关策略,有主观、量化或高频,未来可转债策略的投资机会在哪?
A:可转债策略可以作为一类主流策略进入FOF的眼帘,主要是因为17年后转债数量和市值都膨胀到一定的体量,这一点也是其未来能否继续作为FOF工具池里一员的前提;18-20年的时候,转债套利策略是转债里性价比最高的策略,但是因为转债的策略难度是相对比较小的,所以红利也比较短;近两年竞争白热化+转债的新规,使得像平价套利、统计套利收益都大幅萎缩,部分日内敞口策略也不太好做。
短期看,转债估值性价比不如股票,所以从大类资产角度“敞口类转债策略”我们观点是低配。
Q3:近年来市场风格发生变化很快,除了策略的选择,在管理人筛选方面有什么调整吗?更看重什么能力?
A:
1.最大的Alpha红利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同步会看到策略收益来源Beta化。Beta成分显著变高后,整个研究方法和对管理人的要求都要做对应的变化。研究上要对管理人净值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幅度、极端情况等都界定出来,管理人也要求其有相对应的认知。
2.大的宏观背景在切换,很多资产的定价方式和相关性都在发生大级别周期的变化,这种挑战性的环境就特别考验管理人对自己策略有效边界的认知。但这一点对于FOF管理人来说,能做的就是识别出对新的环境有灵敏度的管理人。
3.“管理人筛选”这一层没办法解决所有的事情,更多的还是FOF主动配置这一层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Q4:下半年对各大类资产或策略如何看待,更看好什么方向?在组合配置上会做什么调整?
A :
1.资产敞口方向,权益继续看好,商品三季度后也看好。
2.超额方向,注意Q3可能会有一个短期的顺周期切换,可能大盘占优、成长占优,行业上消费、地产链、新能源、港股等顺周期板块短期可能会继续反弹,AI、高息资产估值压制;基本面因子(一致预期)转好、小市值及微盘暴露可能注意风险。CTA上,最惨的期限策略可能接近要见底了,中短周期的3月份趋势出来之后就见底了,Q3有可能矛盾不明显会重新陷入震荡,整体而言Q3之后可能是个配置CTA的比较好的时点。
感谢国泰君安提供此次交流机会,也感谢各位投资者一直以来的信任与陪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收益!